湖南省發改委舉行推進省重點項目建設新聞發布會 |
|
作者:時間:2015/9/1 來源: 瀏覽:18288 次 | |
8月20日,經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備案批準,省發改委就省政府出臺的《關于進一步推進省重點建設項目工作的意見》、《省重點建設項目申報、準入及退出規定》舉行新聞發布會,委黨組成員、副主任、省重點辦主任左亭發布新聞。省重點辦陳江平、彭小沙參加新聞發布并回答記者提問。 左亭:尊敬的各位新聞界朋友,大家上午好! 首先,我代表省發改委、省重點辦,對大家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對新聞界的各位朋友長期以來對我省重點工程建設的關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省重點工程建設工作,守盛書記和家毫省長多次就省重點建設工作做出重要批示,肇雄常務副省長、劍飛副省長等有關領導更是親力親為、親自協調重點工程建設存在的問題,解決工程建設中存在的困難。省發改委、省重點辦認真貫徹省委、省政府的指示精神,積極推進全省重點項目建設工作,去年203個省重點建設項目完成投資1982.9億元,完成年度目標的110.2%,今年1-7月全省第一批40個省重點建設項目完成投資303.29億元,完成年度計劃的55%,今年的重點工程建設主要是三個方面取得進展:一是一批重點項目年內建成。主要有3條鐵路(石長鐵路增建二線工程、洛湛鐵路婁邵段擴能改造工程、長沙中低速磁浮工程)、4條高速公路(益陽繞城、龍永、赤石特大橋、邵坪高速公路)、長株潭9條城際干道建設實現互聯互通、張家界荷花機場、常德電廠、上海大眾長沙工廠等項目年內建成;二是一批重點項目前期工作進展順利,可以實現年內開工目標。主要有酒泉-湖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渝懷鐵路復線、霞凝貨場二期工程、長沙地鐵5號線、龍塘至瑯塘高速公路、常德煙廠異地搬遷改造等;三是創新創業園 “135”工程取得重大進展。已建成標準廠房788萬平方米,在建廠房1613萬平方米,引進“雙創”企業1353家。重點建設項目投資對全省擴投資穩增長發揮了重要的支撐作用。為進一步發揮省重點建設項目在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的引領、示范、支撐和統籌作用,切實提高重點建設項目管理和服務水平,日前省政府出臺了《關于進一步推進省重點建設項目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省重點建設項目申報、準入及退出規定》(以下簡稱《規定》)。下面,我想主要從三個方面對文件的出臺進行解讀和說明。 一、為什么要出臺《意見》、《規定》這兩個文件 一是重點建設肩負支撐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責任。項目是發展的載體、發展的支撐,在湖南目前的發展階段尤其如此。抓發展必須抓項目,抓好項目、大項目,抓重點項目。省委省政府要求全力以赴推進重點項目建設,以重點項目支撐和帶動我省經濟社會發展。這幾年來,我省重點建設項目投資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比例基本保持在10%左右,這些項目建設不僅體量大,同時更是注重打基礎、惠民生。鐵路、高速公路、機場、航道、油氣管網、信息基礎設施、新興產業等項目是省重點建設項目的主體,我們講要精準發力、精準投資、擴大有效投資,就是要著力抓好省重點項目建設。 二是重點建設推進存在一些瓶頸制約需要突破。總體來說,我省重點項目建設保障是有力的、環境是優良的,但也確實存在一些項目因為要素保障不到位、建設環境不優影響了建設進度。做好項目建設的要素保障,為項目建設營造良好的環境,解決項目業主所不能為的事情,是我們政府部門的職責所在,這就要求我們在土地、環評、前期工作、協調服務等各方面出臺可操作、有實效性的政策措施,并且要加強督促檢查,確保落實到位。 三是機構改革后,需要按新的要求推進重點項目建設。現行的《湖南省重點建設項目管理辦法》(省政府令第169號)是2003年5月制定的省政府規章,《湖南省重點建設項目申報條件與審批暫行規定》是2009年2月印發的,時間比較久,規章和文件執行的外部條件已經發生重大變化。去年機構改革后,省發改委承擔起省政府重點建設項目領導小組的日常工作,省重點項目辦歸口省發改委管理,承擔的職能、工作的重心、可調配的資源、協調服務的能力已有較大的改變,需要對原有的《辦法》和《暫行規定》進行修改調整,以改革促進工作。 二、《意見》、《規定》的主要內容 《意見》從項目遴選、支持保障、協調服務、監督檢查四個方面為省重點建設項目工作提出了可操作、有實效的政策措施,我想核心內容就是“四優先、四完善、建立督辦制度、實行退出機制”。 (一)按“四優先”原則切實加大對省重點建設項目的支持力度。一是優先保障建設用地。用地需求由省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優先予以保障,優先調整用地規劃;林業部門優先保障林地供給。二是優先配置重點污染物排放總量指標,市、縣(市、區)難以保障時,在全省范圍內調劑解決。三是優先支持建設資金。政策性資金優先安排、稅費給予減免、支持融資、搭建銀企對接平臺。四是優先辦理各項手續,開展聯批聯審,開辟綠色通道。 (二)按“四完善”要求健全省重點建設項目協調服務機制。一是完善領導協調機制。省政府已經公布了省重點建設項目領導小組成員單位,成員單位不僅包括了項目建設協調服務單位,還包括了項目主管單位,領導小組辦公室設省發改委。二是完善協調服務機制。建立和完善省級領導聯系省重點建設項目制度、廳級領導分包服務重點項目制度和省重點建設聯席會議制度。同時建立了省重點建設項目督查點評制度,每年組織1-2次全省重點項目建設巡回督查。三是完善和強化項目建設責任制。對市州人民政府、省直有關部門和單位、項目法人實行目標管理。四是完善考核獎勵機制。加強考核結果的運用,考核結果由省人民政府進行通報,納入政府績效考核指標體系,作為黨政領導班子和主要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依據。 (三)建立完善督辦制度。從兩個層面加強省重點建設項目監督工作,第一個層面,就是加強對項目單位在組織管理、工程進度、廉政建設等方面的綜合監督;第二個層面就是加強對市州人民政府、省直部門和單位在服務質量、工作效率、外部環境等方面的監督。此外,《意見》還提出了督辦督察、約談、通報批評、黃牌警告等具體監督和處罰措施。 (四)實行退出機制。對年度內難以開工建設、年度投資計劃完成嚴重滯后的項目,調整退出省重點建設項目名單,暢通出口。調整退出的項目不再享受相關的政策支持。 相比較2009年出臺的《湖南省重點建設項目申報條件與審批暫行規定》,新出臺的《規定》在重點建設項目申報范圍、準入條件、規模要求以及申報程序等方面進行了完善并重新作出了新的規定。總的來說,主要貫徹了三個原則,一是實行分級管理原則。二是提高準入門檻的原則。三是嚴格申報程序的原則。 下一步,我們將在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以此次出臺的《意見》和《規定》為契機,繼續抓好全省重點項目建設,進一步強化督查,落實責任,搞好協調服務,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同時,也請新聞界的朋友們更加關注重點工程建設,加大宣傳力度,形成全社會共同關心、支持省重點建設項目的氛圍。 謝謝大家。 記者:省重點建設項目如何申報,審定程序是怎么樣的? 陳江平:搞好項目申報工作是抓好重點項目管理的關鍵。針對新形勢下我省重點和重大項目儲備不足、結構不合理等問題,以及對重點項目實行動態管理、分批公布的原則,有必要對現行省重點項目的申報程序作出新的規定。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我省的重點項目申報必須緊緊圍繞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等國家戰略和省委省政府工作重點,積極對接國家重大工程包,立足“十三五”規劃編制,突出國家投資方向和重點,超前把一批能夠填補行業空白、引領產業升級、創新業態模式的重點和重大項目謀劃好、布局好、申報好。 根據省政府新出臺的《省重點建設項目申報、準入及退出規定》,省重點建設項目由省直部門、市州人民政府、中央在湘企業和省屬企業將符合申報條件的項目,向省發改部門(省重點辦)申報。按屬地原則,中央在湘企業和省屬企業申報省重點建設項目時,應向項目所在地市州重點辦備案,也可以通過市州人民政府申報。具體的審定程序是:省重點辦根據申報情況,組織現場核實并征求行業主管部門的意見,提出省重點建設項目建議名單,經省發改委、省重點建設領導小組會議審議,然后提交省政府常務會議審定,最后由省發改部門發文公布。新的《規定》增加了組織實地核實、省發改委委務會研究、省政府常務會議審定等環節,審定程序更為嚴格。 記者:請問今年我省重點建設投資的總體情況怎樣?當前的建設進度如何? 彭小沙:根據省政府要求,從2015年開始,省重點建設項目實施動態管理、分批公布。今年已公布第一批省重點建設項目40個,總投資1938億元,年度計劃投資552億元。其中現代農業及新農村項目1個,產業發展項目16個,基礎設施項目18個,社會發展項目5個。截止7月底,40個項目已完成投資303.29億元,完成年度投資的55%,項目整體推進順利。近期,我們正在按照省政府的要求,抓緊推進公布第二批省重點建設項目的相關工作,目前申報工作已經啟動。 記者:省重點建設項目的申報標準是什么?與原規定標準有什么區別? 陳江平:新發布的省重點項目申報標準與以往相比,標準更高、要求更嚴。具體來說,一是項目規模門檻有所提高。重大基礎設施項目、重大產業項目、民生和社會保障項目的總投資門檻由原規定的1億元以上分別提高至10億元、5億元、5億元以上;基礎設施項目一般還要求是跨區域的項目;民生和社會保障項目原則上要求是由省或省級以上審批或備案的項目;產業項目則更加注重圍繞省委省政府重大決策,重點篩選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二是設立了禁止性條款。不跨區域的市政基礎設施、純商業房地產項目等4類項目原則上不再列入省級重點項目。三是實施總量控制,嚴格準入。凡是符合申報條件的項目,上報以后還有一個遴選的過程,真正做到優中選優、好中選好,控制總量。四是對一些當年無法開工、前期工作可預期的重大項目,建立了省重點建設儲備項目機制,儲備項目享受省重點建設項目的同等政策待遇。 記者:省重點建設項目具體可以享受哪些方面的優惠政策? 陳江平:重點項目建設體現了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原則,對納入省重點建設項目的應當享受一定的優惠政策,具體來說,主要包括:一是優先保障建設用地指標。省重點建設項目用地需求由省國土資源主管部門予以保障,并按建設進度要求科學有序供地。省重點建設項目涉及用地規劃調整的,在符合國家有關規定的條件下優先調整。涉及林地占用的,林業部門優先保障占用征收林地定額和林木采伐指標。二是優先配置重點污染物排放總量指標。對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具有重大影響的項目,其總量指標所在市、縣(市、區)難以保障的,可以在全省范圍內予以調劑解決。三是優先支持建設資金。包括政策性資金優先安排、稅費給予一定減免、支持多渠道融資、積極搭建銀企對接平臺等具體政策。四是優先辦理各項手續。開展項目前期工作聯批聯審,開辟綠色通道。總之,對列入重點建設項目名單的項目保障要更為有力,環境要更為優化。 記者:如何加強對省重點項目建設的檢查督促和協調服務,具體有哪些政策措施? 陳江平:加強對省重點項目建設的檢查督促和協調服務,必須建立健全督促協調機制、考核獎勵機制和審計監督制度,強化項目建設責任,充分發揮相關職能部門的作用,形成部門聯動,共同推進重點項目建設。一是要形成工作合力,項目稽察部門要以政府投資項目、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和重要民生項目為重點,有針對性地開展重點稽察;經濟發展優化部門要優化項目建設環境,嚴厲查處各種行政不作為或亂作為的行為;審計機關加大對省重點建設項目政策措施落實情況的跟蹤審計;相關部門根據各自職能依法依規加強對重點建設項目的監管。二是要完善協調服務機制。省重點辦將會同相關部門和單位抓好統籌協調,實行全程服務、主動服務、上門服務,堅持問題導向,對共性問題和典型個案及時研究解決,按照“一月一調度、一事一議”的原則,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確保重點項目年度投資計劃的完成。三是建立考核激勵機制。將重點項目的建設目標分解、細化、量化到具體單位和責任人,對省重點建設項目實施過程中出現的服務質量、工作效率、組織管理、外部環境、工程進度、廉政建設等問題,要區別情況分別采取督辦督察、約談、通報批評和黃牌警告等措施,確保政策落實到位。四是實行省重點建設項目退出機制。對列入省重點建設項目名單不按期實質性開工或建設進度達不到要求、嚴重違反法律法規和拒不服從重點項目管理的,經省重點建設領導小組同意后退出省重點建設項目名單,不再享受相關的政策支持。
|
|